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对于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会判刑吗?

对于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会判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8 · 4374人看过
导读: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是有可能判刑的,取保是不能对抗法律责任的,如果酒驾行为达到醉驾的标准就已经构成了刑事责任,办理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如果犯罪事实存在,那么经法院判决后是可以判刑的。
对于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会判刑吗?

一、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会判刑吗?

酒驾取保候审一年后是有可能判刑的,取保不能对抗法律责任,酒驾达到醉驾的行为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经法院判决处理是可以判刑的。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有可能予以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坐牢,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坐牢。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二、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

1、取保候审的申请。

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酒驾取保候审是需要根据是否符合取保的条件而定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对取保进行规定,法律上的取保候审与判刑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是否判刑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而定的,只要存在违法犯罪事实的就是需要判刑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取保候审相关

  • 在司法实践中,针对酒后驾驶行为的取保候审往往设定以下必要条件:嫌疑人可能面临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的附加刑;若其涉嫌的罪行可能导致处以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此类罪犯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或是嫌疑人可能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主照顾,或是孕妇或哺乳期内的女性,采取取保候审亦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还有或为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已届满,但案件仍未审结、需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024-09-17 905次阅读
  • 2024.08.15 2656次阅读
  • 饮酒驾驶刑事案件中,涉案人员是否能取保视情况。若酒驾行为轻微,酒精浓度低且未造成恶劣影响,嫌疑人认错态度好且配合侦查,可能获法院取保。但若是造成严重事故,罪行恶劣,或嫌疑人有逃避制裁行为,则一般难获取保批准。
    2024-09-03 1181次阅读
  • 2024.09.12 3917次阅读
  • 酒后驾驶被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并不符合自首的定义。 自首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且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然而,取保候审则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性措施。 酒后驾驶被取保候审的情况,往往是在公安部门已掌握相关的违法犯罪证据的前提下,针对涉事嫌疑人员实施的一种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手段。 在此过程中,嫌疑人并未体现出自主地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叙述实情的意愿和行动。
    2024-09-02 1189次阅读
  • 2024.09.20 2349次阅读
  • 酒精驾驶案件取保候审后是否豁免刑事责任,需综合判断。首先,若行为轻微,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可能依法裁定不予起诉。其次,若案件已过追诉时效或获特赦令,可考虑豁免起诉。最后,涉案者如有悔罪表现,如自首、赔偿受害人并获谅解,也有助于获得起诉豁免。
    2024-09-03 823次阅读
  • 2024.09.26 6438次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5-01-28 857次阅读
  • 2024.08.07 362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取保候审最新文章

遇到取保候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