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有哪些?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5801人看过
导读: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包括: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公力救济,包括诉讼和行政裁决。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有哪些?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权益的目的。自决是指纠纷主体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两者共同点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2、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他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不同于调解,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与调解一样,也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纠纷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够开始。

3、公力救济,包括诉讼和行政裁决。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的主体具有法定性。行政机关只有获得法律授权,才能对授权范围内的民事纠纷案件进行审查并裁决,没有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决定和裁决某些民事纠纷案件。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具体包括由民间调解组织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制作调解书,但是该种调解书有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执行效力;当事人私底下自行协商,和解;一方起诉至人民法院,由法院对案件结果下判决书或者裁定书。
    2024-02-29 1449次阅读
  • 2023.03.13 6511次阅读
  • 处理民间借贷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种类。这里特别需要推介的是第四种方式:“诉讼”,它特指法定的一种简易程序,也即督促程序。1991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该程序。依照法律规定,对于事实比较清楚,数额不大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
    2024-02-25 1394次阅读
  • 2023.03.07 1466次阅读
  • 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1、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2、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农村土地确权纠纷是指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
    2024-04-30 853次阅读
  • 2023.03.11 7988次阅读
  • 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协商和解,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3、仲裁,当事人如果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
    2024-02-21 901次阅读
  • 2023.03.01 7118次阅读
  • 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协商和解,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3、仲裁,当事人如果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
    2024-02-23 1257次阅读
  • 2023.03.05 518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