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措施包括哪些?

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措施包括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585人看过
导读:在民间债务纠纷中,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措施包括起诉、申请支付令、申请财产保全及强制执行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导致时效中断,对于债权人来说,时效中断后会重新计算时效,这样其诉讼时效延长,对维护自身权益有好处。
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措施包括哪些?

一、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措施包括哪些?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1、申请仲裁;

2、申请支付令;

3、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4、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5、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6、申请强制执行;

7、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8、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9、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

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

综上所述,当事人之间发生债务纠纷,作为债权人起诉要在规定期限内,应当善于利用一些措施导致时效的中断,这样对自己有利。比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支付令及申请仲裁等,都可以产生和起诉一样的效果,令时效中断。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