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食品安全中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食品安全中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753人看过
导读:食品安全中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赔偿主体主要是生产不安全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消费者可以请求支付赔偿金。行为要件是生产者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国家安全,结果是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和不安全食品是有因果关系的。
食品安全中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食品安全中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首先,主体要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的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赔偿主体为不安全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是消费者。

其次,行为要件。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只要生产者生产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在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下仍然销售的, 生产者和经营者即可被认定为行为违法。

再次,结果要件。“惩罚性赔偿并不是独立的请求权,必须依附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只要消费者购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即可认定其受到了损害。

最后,因果关系要件。食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与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二、消费者维权的方式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例如:将自己购买的物品给经营者看,确保是假货,对方认同后,给予一定的补偿。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当我们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向其反映自己购买的东西存在质量等问题,然后告知是哪个经营者卖的,让行政部门帮助我们维权。

4、仲裁机构仲裁。

我们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维权,这种维权虽然有些麻烦,但效果是最好的,提供相关的证据,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

食品安全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广大消费者对于内地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几乎已经越来越低,虽然惩罚性赔偿能够对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起到一定的惩罚性作用,但这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食品安全事关民生安全,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