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故意犯罪的种类具体有哪些

故意犯罪的种类具体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4398人看过
导读:故意犯罪的种类主要有两类,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间接故意,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故意犯罪的种类具体有哪些

一、故意犯罪的种类具体有哪些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已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明知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某些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意志因素: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放任。

3、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两者的认识因素相同。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明知的可以是行为必然发生的危害结果也可以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而间接的只能是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

4、间接故意的发生:一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故意的认定:

1、要将犯罪故意与一般生活意义上的故意区别;

2、要将犯罪故意与单纯的认识或者单纯的目的相区别;

3、要将总同与分则的明知相区别;

4、要将俣理推定与主观臆断相区别。

二、犯罪过失的种类有哪些

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3、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同:两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区别:(意志上)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认识上)间的主观上考虑避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采取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则考虑到可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用语上),一个是明知,一个是预见。

过失的认定:

1、认定疏忽大褐的过失应当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

2、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不能将合理的信赖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不能将遵循了行为规则的行为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刑事犯罪根据行为人主观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而在故意犯罪当中有可以详细区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当然,过失犯罪里面也包括了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情况。针对具体某一个犯罪,可能法律中要求只能是故意或者过失才能构成,因而要是主观上面不符合的话,那么就无法认定构成此罪。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29次阅读
  • 犯罪过失的具体种类包括: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024-02-29 1439次阅读
  • 2023.03.01 2117次阅读
  • 429次阅读
  • 定金的种类具体有:订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违约定金、证约定金,定金的数额原则上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但法律对其最高限额又作了限定,即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2024-02-20 1434次阅读
  • 2023.03.13 1970次阅读
  • 457次阅读
  • 根据《公司法》规定,我国公司是指依照该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因此,从公司法对于公司的定义来看,公司最为直接的划分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是否上市,又可以细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024-03-03 1449次阅读
  • 2023.03.10 1585次阅读
  • 32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