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

怀孕期间被公司辞退

时间:2024.03.15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160人
律师解析:
违法辞退怀孕妇女的,要承担违法辞退经济补偿的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有丧葬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死......

退休年龄延迟好处:1.可以解决社保基金缺口问题,延长退休年龄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多缴纳社保金少领取养老金。2.可以解决子孙后代的养老基金问题,这是因为目前已退休的人所领取的养......

国家规定的产假是98天。1、广东产假多少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难产产假会增加多少天时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女性员工在分娩中面临特殊困难时,可获额外15日产假。正常生育时,有98天法定产假,提前休假15天允许。严重难产者除基本假期外,再增15天。流产者按实际孕周给予相应产假。

    浏览量:1135 2024-06-09
  • 未休完产假是否仍能申请生育津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产后未完假期可继续享生育津贴,非产假工资。津贴由国家财政支持,针对依法休产假的女性,补偿她们暂时中断工作的生活费用。而产假工资则由雇主承担,弥补员工因育儿暂停工作导致的经济损失。

    浏览量:1430 2024-06-09
  • 女职工产假工资是由公司发放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女员工在劳动合同期内及符合国家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生育后,如已参加生育保险,应享受企业上一年全体员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生育保险金作为补贴。未参加生育保险的,产假前薪资水平应参照女职工产前实际工资待遇执行。

    浏览量:1276 2024-06-09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孙浩律师

浙江冠森律师事务所

浙江冠森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有更强的责任心、有更好的服务意识和更多的耐心、更能够集中精力追求当事人想要和需要的结果。

咨询该律师
  • 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1382人阅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若因疏忽或自信导致,视为交通事故罪。一人死亡且为主要责任,或三人死亡为同等责任,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两人以上死亡为主要责任,或六人以上死亡为同等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

  • 呼伦贝尔产假多少天

    1804人阅读

    女性职工分娩享受98天产假,产前有15天特许假期。难产可增加15天产假,多胎则每胎增加15天。怀孕不足4个月流产享15天产假,超4个月流产享42天。晚育产假由地方政府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制定。

  • 国家法定产假是多少天

    1202人阅读

    生育妇女在我国享有98日法定产假,从妊娠期前半个月至分娩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休假。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单位不得降低待遇或解雇。流产者,妊娠期不足四月享15日产假,超四月则享42天。

  • 国家关于焦虑症请病假的规定是什么

    1142人阅读

    国家法律规定,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员工,可享受三至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作为正式员工,若您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有权申请病假并进行治疗。需提供确凿的患病证明,如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或缴费凭据。请遵守规定,维护自身权益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