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材料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劳动仲裁材料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时间:2024.05.09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326人
律师解析:
申请劳动仲裁时,请务必预备以下材料:
首先是仲裁申请书
这封文件应该详细地列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基本身份信息;
其次明确表示申请人所主张的仲裁请求以及支持此请求的相关事实依据及法律理据;
最后还需提供充分的证据以及该等证据的来源渠道及其证人的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址。
紧接着就是身份证复印件,以便于核实您的身份信息。
此外,还需要提供单位的基本资料,以供我们了解案件背景。
最后,请务必附上证据清单以及相应的证据原件,以便我们进行深入调查。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提出仲裁申请:员工应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说明申请仲裁的事实、理由和请求。仲裁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拖欠工资立案没有明确的金额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雇主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雇主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劳动仲裁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1520人阅读

    在我国,网络售卖彩票是违法的,属于博彩行为,严重情节可能构成赌博罪,将面临刑罚和罚金。未经授权的互联网彩票销售属于非法彩票。各相关部门应支持公安和市场监管机构打击非法彩票,维护彩票市场秩序。

  • 劳动仲裁的条件及标准是怎样的

    1500人阅读

    在部分地区,网络系统已可用于办理离婚手续,尤其适用于双方已就财产、子女等事项达成共识的协议离婚。流程包括登录民政部门或法庭官网,填写离婚申请,预约现场确认时间。确认时,工作人员将核实身份和共识,然后发放离婚证明。有异议需通过诉讼解决。具体流程可能因地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家或民政部门。

  • 拖欠工资劳动仲裁如何处理

    1386人阅读

    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五日内给出审理意见,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五日内将申诉副本转递被申请人,组建仲裁庭审理。开庭前五日通知双方,缺席者视为撤销申诉或被缺席裁判。仲裁庭应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判,特殊情况可延长15个工作日。先调解后裁决,调解书具法律约束力。不服裁决可在15个工作日内起诉,否则裁决生效。当事人须遵守调解书或裁决书规定的期限,未履行者可申请强制执行。

  • 劳动仲裁应该去哪里申请

    1034人阅读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劳动仲裁应向劳动合同约定地或用人单位经营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若双方分别向两地仲裁委申请,由劳动合同约定地的仲裁委行使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