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抵押担保精选解答 > 担保合同有效性该如何确定

担保合同有效性该如何确定

时间:2025.11.17 标签: 债权债务 抵押担保 阅读:1440人
律师解析:
1.主体要合适:
担保合同当事人得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担保合同是无效的;
公司对外担保,要按章程规定经董事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2.意思要真实:
双方得自愿平等地达成担保共识,不能有欺诈胁迫等情况。
被欺诈签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
3.内容要合法:
担保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用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抵押,合同无效
4.形式要合规:
法律要求书面形式的担保合同,必须符合这一规定。

案情回顾:

小朱向小胡借款,小许为该借款提供担保。小朱与小胡签订借款合同后,小许却以受小朱欺诈为由,主张担保合同无效。原来小许称小朱当时承诺借款用于合法生意,实际却用于赌博。同时,小许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担保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而且担保合同仅为口头约定,未采用书面形式。小胡则认为担保合同有效,要求小许承担担保责任,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主体方面,小许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担保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不符合主体适格条件,影响了担保合同的有效性。
2、意思表示方面,小许称受小朱欺诈签订合同,若属实,其是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受欺诈方小许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担保合同。
3、内容方面,虽本案未体现明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情况,但前两方面已存问题。
4、形式方面,法律规定担保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本案仅为口头约定,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担保合同有效性存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李超律师

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

李超律师深耕法律实务领域多年,始终以“专业立身、诚信为本”为核心执业信条,凭借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与高尚的职业操守,在民商事、刑事诉讼及企业风险防控领域构筑起专业壁垒。 在业务实践中,李超律师聚焦三大核心方向:其一,民商事领域,擅长处理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公司股权争议等复杂案件,注重从商业逻辑与法律规则的交叉点寻找最优解,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亦兼顾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其二,刑事诉讼领域,专精经济犯罪辩护、刑事合规审查等业务,以细致的证据梳理能力与严谨的程序意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保障;其三,企业风险防控领域,为企业提供“前端预防+中端管控+后端应对”的全周期法律服务,通过合同模板优化、合规流程设计、法律培训等举措,助力企业规避经营中的法律暗礁。 其执业风格鲜明——办案认真负责且敢于创新,面对疑难案件常以独特思路拆解核心矛盾;注重实战效果,擅长从多重视角剖析案件细节,精准捕捉问题关键;始终将“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置于首位,既解决当下争议,更通过制度完善阻断未来隐患。 秉持“以专业解决纠纷,以诚信期许未来”的执业宗旨,李超律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共情力搭建信任桥梁,致力于成为企业和个人值得托付的法律同行者,在每一次委托中践行“法律有尺度,服务有温度”的承诺。

咨询该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