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定条件有哪些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定条件有哪些

时间:2025.08.23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纠纷 阅读:954人
律师解析:
1.主观目的:
合同诈骗是为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签合同只是骗人手段;
合同纠纷是想通过履约获利,无非法占有意图。
2.履约能力:
诈骗者多无或只有部分履约能力,靠虚构事实诱骗签约;
纠纷当事人一般有履约能力,因客观原因难完全履行。
3.行为表现:
诈骗者会用虚构主体等欺诈手段;
纠纷当事人多因经营等问题违约,无积极欺诈。
4.财物处置:
诈骗者拿到钱用于挥霍等;
纠纷当事人将钱用于合同经营。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胡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小朱按约支付了货款。然而,小胡迟迟未交付货物。小朱发现小胡根本没有货物库存,且将收到的货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小朱认为小胡构成合同诈骗,而小胡称这只是合同纠纷,因市场变动暂时无法供货。

案情分析:

1、从主观目的看,小胡以签订合同为手段,骗取小朱货款后用于偿还债务,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非像合同纠纷当事人那样希望通过履行合同实现经济利益。
2、在履约能力方面,小胡根本没有货物库存,不具备履约能力却诱使小朱签约,符合合同诈骗者的特征,并非合同纠纷当事人有一定履约能力因客观原因无法完全履行。
3、行为表现上,小胡未按约定供货且无货可供,类似合同诈骗者采用欺诈手段的行为,并非合同纠纷当事人因经营等客观原因违约。
4、财物处置上,小胡将货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而非用于合同约定的经营活动,属于合同诈骗者的行为模式。综上,小胡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1、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2、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是否存在欺骗行为以及欺骗的程度。 3、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是否使被害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 更多>>
  • 1、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2、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是否存在欺骗行为以及欺骗的程度。 3、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是否使被害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 更多>>
  • 经济纠纷和诈骗两者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含义不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 更多>>
  • 区分诈骗罪与经济纠纷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看纠纷发生后一方有否还款意愿,如果他还在不断或多或少还款,不宜定为诈骗; 2、看是否躲避与潜逃,如果欠款后有意长期躲避,不与人...... 更多>>
杜剑荣律师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

杜剑荣律师,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具备六年法律从业经验。国际业务部成员,交通保险业务部成员。 2015年至今,杜剑荣律师加盟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以来,参与京东集团、广州颐 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德高(广州)建材有限公司、HONGKONG BLACK BEARD GAME LIMITED、广州黑胡子游戏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南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云梯山庄房 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公司等大 型国企、民企提供常年法律顾问及专项法律服务,包括参与诉讼与仲裁、起草法律意见书 、审查合同以及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具有较为丰富的企业法律顾问服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