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产品质量精选解答 > 合同欺诈应如何认定

合同欺诈应如何认定

时间:2025.08.07 标签: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 阅读:1451人
律师解析:
1.欺诈故意:
欺诈方清楚告知对方的是虚假信息,会让对方犯错,还希望或放任这种情况发生。
2.欺诈行为
包括故意说假话或隐瞒真相,像虚构产品性能、隐瞒重大瑕疵。
3.错误认识与签约:
被欺诈方因欺诈而犯错,并基于此签合同
4.损害后果:
欺诈破坏交易安全公平,损害对方利益。
5.法律后果:
受欺诈方可请求撤销合同,欺诈方要担民事责任,严重的构成犯罪

案情回顾:

小许向小朱推销一款高科技产品,故意夸大该产品性能,隐瞒产品存在重大瑕疵的事实。小朱因小许的虚假宣传,误以为产品性能优越,便与小许签订了购买合同。小朱收货使用后发现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遂与小许协商解决,但小许拒绝承担责任,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许明知产品实际情况却故意夸大性能、隐瞒瑕疵,具有欺诈故意,其行为属于故意陈述虚假事实和隐瞒真实情况的欺诈行为。
2、小朱因小许的欺诈行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与小许订立了合同。小许的欺诈行为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安全和公平,损害了小朱的利益。小朱作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小许可能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合同欺诈的认定 阅读:1294次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 更多>>
薛扬律师

天津吉万业律师事务所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硕士毕业,国家二级播音员主持人,从业10余年,法学扎实,经验丰富,拥有德国风格的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思维缜密、忠实可靠的职业素质和操守。办理大量的重大疑难复杂的民刑案件,受到当事人及法律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众多民事案件中维护了当事人的最大合法权益,多次刑事案件中为当事人进行精彩的辩护,使其获得相应的减刑缓刑乃至无罪释放。 交通事故苦痛,劳动争议不公,刑事案件有冤讼,吾还青天碧空。婚姻继承烦恼,经济房产纠纷,公司法务做顾问,余代诸公解困。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