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一物多押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目的。若在抵押时有履行债务能力与意愿,多押只是为获取更多资金且无非法占有目的,这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比如企业为扩大生产经营进行一物多押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并非想骗取财物。
(2)当行为人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还故意隐瞒抵押物已抵押事实,通过重复抵押来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这是因为其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
(3)司法实践不会仅依据一物多押这一表象认定,而是综合考量行为人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等具体案情。
提醒:
遇到一物多押情况,债权人要先判断对方是否有偿还能力和主观意图。若无法判断,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