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在我国精神病人杀人犯法吗?

在我国精神病人杀人犯法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07 · 102429人看过
导读:刑法 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

{ArticleTitle}

精神病人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其实还要做进一步的划分,就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所以问到精神病人杀人犯法吗?就要看实际的情况如何,并不是说只要精神病人犯罪就一律不认为是犯法的。下面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做详细分析。

司法实践中考量精神病人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不能仅局限于罪的客观方面,而应结合其犯罪的主观方面的特征,进行客观的综合性评价。仅从客观方面来看,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多是杀人、伤害、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而且犯罪手段残酷、造成的危害后果严重。但这种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只是表面现象,其后起支配作用的,实际是受紊乱的精神活动制约而有所缺损的意识力和意志力。这就涉及对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作出认定的问题。

目前我国刑事责任能力主要分为三级: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3)无刑事责任能力。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 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则此时杀人了自然会被认定为犯法,同时这不仅是犯法,还是犯罪行为,之后就会按照具体情况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作为限制刑事能力的精神病人,如果是在精神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杀人,那么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60次阅读
  • 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处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犯罪时处于发病状态且无法自控,可免除刑事责任。若犯罪时精神正常,事后发现患精神疾病,则须负刑事责任。例如,若患者在非发病期伤害或谋杀他人,可能面临死刑、终身监禁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至少判3-10年有期徒刑。
    2024-09-23 1232次阅读
  • 2024.09.29 4595次阅读
  • 353次阅读
  • 对于精神病患者杀害他人,如患者无法清晰认知或控制自身行为,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其家属或监护人需进行严格监管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可采取强制措施。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正常状态下犯罪应承担责任。未完全丧失自我识别或行为控制能力的患者可能面临刑事指控,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2024-09-05 850次阅读
  • 2024.08.19 4286次阅读
  • 9897次阅读
  • 精神病患者在犯病时不享有随意杀人的特权。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犯罪,或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患者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若他们杀人,将定为故意杀人罪。
    2024-09-06 1282次阅读
  • 2024.08.22 2064次阅读
  • 49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