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过失应该怎么认定

犯罪过失应该怎么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5 · 1903人看过
导读:犯罪过失认定从两方面考量。一是行为人应预见行为可能危害社会,要结合认知能力等综合判断,如路况复杂路段超速行驶的司机。二是行为人因疏忽未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像药剂师疏忽未核对剂量、驾驶员雪天轻信技术好致事故。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才可认定构成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应该怎么认定

一、犯罪过失应该怎么认定

犯罪过失的认定主要从两方面考量。首先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里的“应当预见”需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岗位职责、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等综合判断。例如,司机在路况复杂路段超速行驶时,就应当预见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其次,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药剂师配药时因疏忽未核对剂量,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而驾驶员虽预见雪天路滑但轻信自己驾驶技术好不会出事,最终导致事故,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只有当行为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才能认定构成犯罪过失。

二、犯罪过失认定标准是什么

犯罪过失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里的“应当预见”包括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预见义务基于行为人的职业、职责等产生,预见能力则与行为人的智力、经验等相关。其次,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疏忽大意是指行为人主观上粗心、不注意,未履行预见义务。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过高估计了自身能力或客观条件,误以为不会发生危害结果。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上述情况,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时,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过失。比如,医生因疏忽未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检查,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中的过失。

三、犯罪过失与故意认定区别在哪

犯罪过失与故意认定区别显著。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且积极追求;间接故意是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

犯罪过失则是应当预见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没预见或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

两者区分关键在于主观心态。故意的主观恶性大,对危害结果积极追求或放任;过失主观恶性相对小,是因疏忽等导致。比如,甲蓄意杀害乙,是直接故意犯罪;甲为杀乙,不顾丙安危开枪,致丙死亡,对丙死亡是间接故意。而甲因疏忽未检查设备致工人伤亡,属于过失犯罪。在量刑上,故意犯罪处罚通常重于过失犯罪。

当探讨犯罪过失应该怎么认定时,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行为人是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涉及到其行为时的认知能力、所处环境等。若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过失。而且不同类型的犯罪,在认定过失时的具体标准也有所差异。你是否在某些行为的认定上拿不准是否构成犯罪过失呢?如果对犯罪过失的认定标准、特殊情形下的认定方式等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