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3 · 1814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有相关规定。一是侵害人身权益,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致严重精神损害或因故意、重大过失侵害具人身意义特定物致严重精神损害,被侵权人有权索赔,如损毁他人唯一遗照。二是违约导致精神损害,一方违约损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请求违约责任不影响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旅游公司擅自改变行程等。三是侵权人担责,赔偿数额依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有哪些

一、民法典精神损害赔偿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规定如下:-侵害人身权益: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也可请求赔偿。例如,损毁他人唯一的遗照致其精神痛苦。-违约导致精神损害: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比如旅游公司擅自改变行程、降低服务标准,给游客带来精神痛苦。-侵权人担责: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等因素确定。

二、民法典对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民法典未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标准。实践中,确定赔偿数额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故意比过失更严重)、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都在考量范围内。 对于人身权益受侵害或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损致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请求赔偿。司法裁判中,法官会结合具体案情,依据上述因素酌定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三、民法典对精神赔偿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也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需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此外,在离婚案件中,若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在内的离婚损害赔偿

在探讨民法典对精神损害的赔偿规定有哪些时,我们了解到其涵盖了多种情形。比如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也可主张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所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定。要是你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界定、数额计算或者相关法律程序仍有疑问,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助你明晰自身权益与法律保障。

网站地图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