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借贷被认定无效后如何处理
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按以下方式处理。首先,借款人应返还借款,即把从出借人处取得的款项返还给出借人。若借款已不存在或无法原物返还,应折价补偿。
其次,对于合同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提供借款导致合同无效,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根据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此外,若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二、民间借贷被起诉开庭后是否会被执行
民间借贷被起诉开庭后不一定会被执行。开庭后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判决。若判决被告败诉,需按判决规定履行还款义务。
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被告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就不会进入执行程序。若被告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原告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等执行措施。所以,民间借贷被起诉开庭后是否执行取决于被告是否履行生效判决义务。
三、民间借贷被起诉后会如何处理
民间借贷被起诉后,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交的证据进行审理。若证据充分、事实清楚,法院会判决被告偿还借款及利息等费用。若被告败诉却不履行判决,原告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告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告财产。情节严重时,被告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包括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若被告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还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被告应积极应诉,提出抗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被认定无效后,处理方式并不简单。首先,双方应返还基于该借贷取得的财产。若一方因取得财产而受益,应适当补偿受损方。例如,借款用于投资有收益,收益部分可能需合理分配。其次,对于借贷过程中的过错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损失。像明知借款用途违法仍出借的情况,出借方可能需承担较大责任。如果您对民间借贷被认定无效后的财产返还、损失赔偿等具体处理问题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