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如何进行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如何进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0 · 1919人看过
导读:法院调解分为诉前调解、庭审前调解和庭审中调解。诉前调解在立案前,法院联系双方了解纠纷与意愿,引导达成初步方案,成功则制作调解书结案,失败进入诉讼程序;庭审前调解在立案后庭审前,法官听取诉求、审查证据后给出调解方案;庭审中调解贯穿庭审,法庭调查和辩论后法官根据事实调解,成功签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未达成则依法判决。
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如何进行

一、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如何进行

1.诉前调解:法院在立案前联系双方,了解纠纷与调解意愿,说明法律规定和后果,引导达成初步方案。若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结案;若失败,进入诉讼程序。 2.庭审前调解:立案后庭审前,法院再次组织。法官听取双方诉求与理由,审查证据,给出合理调解方案供参考。 3.庭审中调解:贯穿庭审始终。法庭调查和辩论后,法官根据事实调解,促使双方公平协商。达成一致则签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未达成则依法判决。

二、离婚财产纠纷申诉是否需要费用

1.离婚财产纠纷申诉要缴费,申诉在法律程序上相当于再审申请。法院决定再审时,当事人一般要交案件受理费。不过,法院依职权再审、检察院抗诉引发的再审等情况不用缴费。 2.费用标准依案件情况而定,财产案件按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如不超1万元,每件交50元;超1万至10万元部分,按2.5%交纳。 3.申诉前,当事人要了解费用情况并备好资金,确保申诉顺利进行。

三、离婚财产纠纷案件审理要多久

1.离婚财产纠纷审理时长因程序而异。事实清晰、争议小的案件用简易程序,法院要在立案后三个月内结案。 2.适用普通程序的,通常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若需延长,经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要报上级法院批准。 3.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的,二审对判决上诉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院长批准可延长;对裁定上诉案件应在立案后三十日内终审裁定。

在了解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如何进行之后,我们知道这一过程对于妥善解决财产争端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面临诸多细节问题。比如调解过程中,如何确保双方真实表达意愿,避免隐瞒重要财产信息。又或者,如果一方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是否还有其他救济途径。这些都是与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紧密相关的拓展问题。倘若你在处理离婚财产纠纷诉讼调解时,对这些方面存在疑问,不要迷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详细的解答,助你顺利应对离婚财产纠纷。

网站地图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