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都有哪些
医疗纠纷处理有三种途径。一是双方自愿协商,医患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就争议问题沟通,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此方式程序简单、处理速度快。二是申请人民调解,医患双方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该委员会会以中立立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三是提起诉讼,医患双方任何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这是最具强制力的解决方式,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医疗纠纷处理不当会带来什么后果
医疗纠纷处理不当,医方、患方均可能面临不利后果。对医方而言,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卫生行政部门会视情节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相关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如医疗事故罪。
对患方来说,若采取不当方式维权,扰乱医疗秩序,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若纠纷长期未妥善解决,患方自身权益也难以及时保障,身体和精神痛苦可能持续,还会增加维权成本和时间精力消耗。
三、医疗纠纷处理需提交何种申请
医疗纠纷处理可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或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二者适用情况有别。若想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进行鉴定的,也会交由负责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若重点关注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有无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间因果关系及原因力大小等,可申请医疗损害鉴定,通常在诉讼中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
当探讨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都有哪些时,其实除了常见的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在协商过程中,如何确保双方能坦诚沟通各自诉求;调解时,怎样选择更具公信力的调解机构。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纠纷的解决效果。你是否正面临医疗纠纷却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处理途径呢?如果对于医疗纠纷处理途径的具体操作、适用场景或者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还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解答,帮你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