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中国法律对亲属盗窃罪如何规定

中国法律对亲属盗窃罪如何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20 · 1979人看过
导读:亲属间盗窃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亲属含近亲属与共同生活的非近亲属。认定“确有必要”追究刑责要综合考量盗窃数额、次数、主观恶性及亲属态度等。如多次盗窃亲属财物或数额巨大且亲属强烈要求追责等可能被追究。司法实践中通常先调解,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量刑时酌情从宽。
中国法律对亲属盗窃罪如何规定

一、中国法律对亲属盗窃罪如何规定

亲属间盗窃,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应与社会上作案有所区别。这里的亲属包括近亲属与共同生活的非近亲属。 认定“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从盗窃数额、盗窃次数、主观恶性以及亲属的态度等方面综合考量。比如多次盗窃亲属财物,或盗窃数额巨大且亲属强烈要求追究责任等情况,可能会追究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亲属间盗窃案件,通常会先考虑通过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若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量刑时也会酌情从宽。

二、中国法律对偷盗是如何判定

在中国,偷盗行为可能涉及盗窃罪。判定盗窃罪需考量主客观要件。主观上,行为人要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数额较大通常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标准。多次盗窃指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入户盗窃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且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指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为实施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扒窃指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三、中国法律对盗窃的处罚标准是多少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中国法律对亲属盗窃罪的规定较为特殊。亲属间盗窃在认定犯罪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在量刑上,相较于普通盗窃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亲属间盗窃财物后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谅解等情节,在量刑时会予以从轻考虑。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亲属间盗窃的主观故意认定也会存在争议。你是否对亲属盗窃罪的认定标准、量刑幅度或者其他相关法律问题有疑问呢?若想深入了解亲属盗窃罪更全面准确的规定及相关法律细节,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