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的流程是啥
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流程如下:首先是提出鉴定申请,医患双方可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的申请后,对需要鉴定的,移交医学会鉴定。
接着医学会受理后会组建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之后专家鉴定组通过调查研究、讨论分析等得出鉴定结论,明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等级,确定事故中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责任程度,认定责任人。
二、医疗事故责任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医疗事故责任赔偿金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赔偿项目涵盖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计算时,各项目有相应标准,如医疗费按实际医疗费用计算,误工费按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等。具体赔偿金额需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法定标准准确计算。医疗机构和患者可先协商,协商不成,患者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医疗事故责任赔偿划分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责任赔偿划分需依据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的作用程度。责任程度分为完全、主要、次要、轻微责任。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机构承担100%赔偿。主要责任是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60%-90%赔偿。次要责任指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20%-40%赔偿。轻微责任是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医疗机构承担不超过10%赔偿。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具体数额按相关规定计算。
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的流程至关重要,它关乎患者权益与医疗行业规范。当了解了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的流程是什么后,我们还应知道后续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一旦认定了责任人,医院应如何对患者进行合理赔偿,赔偿的范围和标准是怎样的。还有,如果患者对责任人认定结果不满意,是否有申诉的途径和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拓展问题与医疗事故责任人认定流程紧密相连。你在医疗事故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吗?若对上述内容或相关法律问题存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团队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