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遗嘱的有效性
认定遗嘱有效性可从以下方面判断。一是遗嘱人立遗嘱时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二是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欺诈、胁迫所立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内容无效。三是遗嘱内容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如处分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的部分无效。四是遗嘱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不同遗嘱形式有不同要求,如自书遗嘱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
二、如何认定遗产转移财产
认定遗产转移财产,需考量多个方面。首先,时间点很关键,是在被继承人去世后、遗产分割前转移相关财产。其次,主观方面看是否存在故意,若继承人明知该财产属于遗产,却以隐瞒、私自处分等方式转移,可认定存在故意。比如未经其他继承人同意,擅自将共同继承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再者,行为表现上,无偿转让遗产、低价出售遗产等不合理处分都可能是转移财产。此外,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财产交易记录、产权变更文件等。若发现有转移遗产财产行为,其他继承人可通过诉讼维护权益,请求法院对转移人少分或不分遗产。
三、如何认定遗产已经开始继承
遗产开始继承以被继承人死亡时为准,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生理死亡时间以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记载为准;无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上述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宣告死亡的,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意味着继承人在此时取得继承遗产的权利,遗产范围确定,可依法分割处理。
当探讨如何认定遗嘱的有效性时,要知道遗嘱有效的认定涉及多方面因素。比如遗嘱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都有各自严格的书写要求和见证条件。遗嘱内容也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而且遗嘱人立遗嘱时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倘若您对遗嘱有效性认定中的细节,像遗嘱见证人的资格、遗嘱内容的合法性审查等存在疑问,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遗嘱相关法律知识,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读,帮您清晰把握遗嘱有效性认定的关键要点,避免因遗嘱问题产生纠纷。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