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5 · 1422人看过
导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法定情形,时效会中断,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侵犯名誉权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因此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该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不过,若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适当延长。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若存在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法定情形,诉讼时效会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侵犯名誉权如何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犯名誉权需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停止侵害:侵权人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名誉权行为,如停止发布诋毁他人名誉的言论。排除妨碍:消除影响名誉权的障碍因素,比如删除相关侵权内容。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在侵权行为造成影响的范围内,采用适当方式为受害人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侵权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受害人道歉,表达悔意。赔偿损失:包括财产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如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经营损失;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侵权行为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 若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侵犯名誉权可通过什么方式维权

当名誉权被侵犯,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协商解决:直接与侵权人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如删除不当言论、文章等,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能避免矛盾激化。投诉举报:若侵权行为发生在网络平台,可向平台投诉,要求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接到通知后未及时处理,对损害扩大部分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民事诉讼:收集好相关证据,如侵权言论截图、视频、证人证言等,向有管辖权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刑事自诉:若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探讨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诉讼时效是多久这个问题时,我们知道一般是三年。但具体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例如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若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那么诉讼时效从侵权行为结束时起算。而且在这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要及时行使权利,否则可能面临权利丧失的风险。你是否遭遇过名誉权被侵犯的情况,却不知该如何把握诉讼时效呢?如果对侵犯名誉权诉讼时效的相关细节,如如何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持续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