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履行合同约定是否导致合同无效
未履行合同约定通常不导致合同无效。合同无效需符合法定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未履行合同约定属于违约行为。违约方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按合同约定承担责任,若合同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可依法确定责任方式和范围。所以,未履行合同约定不影响合同效力,只是产生违约责任。
二、未履行合同义务应该怎么举证
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举证需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首先要证明合同存在,可提供合同原件、电子合同文本、聊天记录、邮件往来等能体现双方达成合意内容的材料。
接着证明己方依约履行,比如提供交付货物的物流单据、服务完成的验收报告、付款凭证等。
然后针对对方未履行义务举证,若对方未支付款项,提供应付款时间约定及催款记录;若未交付货物,提供交货时间约定和己方催告证明;若未完成服务,提供服务标准约定和未达标准的证据。需注意证据应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可申请法院调查收集。
三、未履行合同义务要如何举证
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举证,需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首先应提供合同原件,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及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其次收集己方履行义务的证据,如交付货物的凭证、支付款项的转账记录等,以此间接证明对方未履行对应义务。再者,搜集对方未履行义务的证据,例如若对方应交付货物,可提供己方催货记录、对方明确表示不交付的聊天记录等。若有证人,证人证言也可作为证据。若涉及专业问题,还可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意见。需注意证据要合法取得,且形成完整证据链,以增强证明力。
当探讨未履行合同约定是否导致合同无效时,要明确这并不必然使合同无效。合同的效力判定有其复杂的体系。即便一方未履行约定,只要合同不存在其他致使无效的法定情形,如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等,合同通常仍是有效的。只是未履行方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若你对未履行合同约定后的责任承担方式、如何追究违约方责任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清晰答案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