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赠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1.11 · 1531人看过
导读:赠与合同一般具法律效力。《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无偿给受赠人财产,受赠人接受赠与的合同。其有效需满足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法及不违背公序良俗。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可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或具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
赠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赠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赠与合同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只要满足以下条件,赠与合同即有效: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赠与人与受赠人应具备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二是意思表示真实,赠与是出于赠与人的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不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

二、赠与合同是否可设违约金约定

赠与合同可以设立违约金约定。从法律层面讲,依据《民法典》,合同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时应承担的违约金责任进行约定。 不过,赠与合同有其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是赠与人将自己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享有任意撤销权,即可以撤销赠与。若在违约金约定后,赠与人依法行使任意撤销权,此时受赠人不能以违约金条款要求赠与人继续履行或赔偿。但如果赠与合同经过公证或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赠与人不履行时,受赠人可依违约金约定要求其承担责任。

三、赠与合同是否具法律效力

一般而言,依法成立的赠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有效的赠与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赠与人与受赠人能理解赠与行为的意义与后果;二是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不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

在探讨赠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时,我们明确了其生效要件等关键要点。但实际生活中,围绕赠与合同还有不少值得深入探究的方面。比如,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后,赠与人在哪些特殊情形下可以撤销赠与呢?还有,如果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赠与合同又该如何认定呢?这些问题都与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紧密相关。若您对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与之关联的这些拓展问题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剖析。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