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可以追溯几年
医疗事故追溯涉及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比如患者在手术后一年发现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身体受损,从发现受损时起算三年诉讼时效;若手术结束后二十年才发现损害,通常法院不再保护其诉求。所以,一般医疗事故追溯期为三年,最长不超二十年。
二、医疗事故可要求的赔偿项目有哪些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可要求的赔偿项目如下: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其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构成残疾的,根据伤残等级给予相应补助;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也在赔偿范围内。
三、医疗事故可以要求鉴定吗
医疗事故可以要求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可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也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所以,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的追溯时效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在这三年期间,时效的起算点有着明确规定。通常是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在这三年时效内,患者未及时主张权利,可能会面临权利无法得到完全保障的风险。比如,超过时效后,一些关键证据可能难以收集,医院方也可能因时间久远难以准确核实相关情况。要是你对医疗事故追溯时效还有诸如时效中断、中止的具体情形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