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罪认罚的适用阶段和范围是啥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
从适用范围看,它没有特定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制,所有刑事案件都能适用,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侦查机关应记录在案并随案移送相关材料;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告知权利,犯罪嫌疑人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签署具结书,检察院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建议;审判阶段,法院一般会采纳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存在被告人不构成犯罪、不自愿认罪认罚等法定情形除外。
二、认罪认罚的时间和范围是啥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时间范围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均可认罪认罚。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即可以适用该制度。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其意见并记录在案。审判阶段,被告人认罪认罚也可适用。
范围上,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无论罪名、罪行轻重。但并非所有案件都必然从宽,要综合考量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对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从宽时应从严把握。
三、认罪认罚的效力体现在哪
认罪认罚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程序方面从简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一般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办理,简化庭审流程,提升诉讼效率。比如,速裁程序一般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强制措施变更:认罪认罚可作为变更强制措施的考量因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采用取保候审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一般可不适用逮捕措施。
实体方面量刑从宽:认罪认罚是法定从宽情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其作为量刑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决定是否从宽、从宽幅度。反悔处理: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签署具结书后又反悔,具结书失效,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提出量刑建议。
当探讨认罪认罚的适用阶段和范围是啥时,我们了解到它贯穿于刑事诉讼多个环节。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审判阶段,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若你对认罪认罚在不同案件类型中的具体适用范围,或者其在特殊程序中的适用情况等还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