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骗取贷款签订合同有效吗

骗取贷款签订合同有效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9 · 1500人看过
导读:骗取贷款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依据《民法典》,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在骗取贷款合同中,欺诈方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致贷款方非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撤销后无法律约束力。贷款方发现欺诈应及时收集证据,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骗取贷款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构成骗取贷款罪需担刑责。
骗取贷款签订合同有效吗

一、骗取贷款签订合同有效吗

骗取贷款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骗取贷款合同中,欺诈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贷款方基于错误认识签订合同,此并非贷款方真实意思表示。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贷款方在发现欺诈情形后,应及时收集证据,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同时,骗取贷款行为可能还涉嫌刑事犯罪,若构成骗取贷款罪,还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二、骗取贷款所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骗取贷款所签合同的效力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未损害国家利益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若骗取贷款行为损害国家利益,比如骗贷资金流向危害国家安全等领域,所签合同无效。若未损害国家利益,比如骗贷用于一般商业经营等,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在此情况下,受欺诈方如银行等,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一旦合同被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需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还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损失。

三、骗取贷款后贷款利息该如何认定

骗取贷款构成犯罪的,贷款利息认定较为复杂。

从民事角度看,借贷合同可能因欺诈而可撤销。若合同被撤销,自始无效,借款人原则上无需支付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

刑事角度,对于骗取贷款行为,司法实践中一般不支持诈骗人主张贷款利息。但如果贷款发放后,款项确实被借款人实际使用,根据公平原则,可能会考虑参照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责令诈骗人返还相应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损失,以平衡各方利益。

不过具体认定需综合案件事实、证据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贷款用途是否合理、借款人是否有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等。总之,骗取贷款后贷款利息的认定要兼顾法律规定与案件实际情况,以准确确定各方责任。

当探讨骗取贷款签订合同是否有效时,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基于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旦合同被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无过错方不知道对方存在骗取贷款行为,且合同不存在其他无效情形,那么合同可能依然有效。这其中涉及诸多细节判断。若你对骗取贷款签订合同的效力及相关法律后果还有疑问,比如合同撤销后的责任承担等问题,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