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8 · 1172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规定的行使法定解除权情形:一是因不可抗力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二是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构成预期违约;三是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催告后合理期限仍未履行;四是一方迟延或其他违约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五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不定期合同、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可随时解除等,法定解除权可维护当事人权益。
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一、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根据《民法典》规定,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主要有: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即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合同目的无法达成。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构成预期违约。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此时违约行为已严重影响合同目标。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例如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随时解除;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可随时解除等。法定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满足相应情形时可依法行使。

二、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含什么

法定解除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事由发生时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三、行使法定解除权必须要诉讼

不一定。行使法定解除权并非必须通过诉讼方式。

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对方发出解除通知的方式来行使法定解除权,只要解除的条件成就,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即解除。

然而,如果双方对解除权的行使存在争议,或者对方拒绝接受解除通知,此时可能需要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诉讼可以确保解除权的行使得到司法确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除诉讼外,当事人也可直接以通知方式行使法定解除权,但在存在争议时诉讼可能是必要的手段。

当探讨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包括什么时,我们知道这在合同关系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就享有法定解除权。此外,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也属于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若对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同样可行使此权利。你是否在合同等事务中遇到过相关困惑呢?对于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条件、程序等方面还有疑问吗?若有,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帮你理清其中的法律要点。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