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取得谅解书怎么判缓刑

取得谅解书怎么判缓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7 · 1836人看过
导读:取得谅解书是影响量刑情节,但非必能判缓刑。适用缓刑要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条件。已取得谅解书且符合条件时,犯罪嫌疑人等可提缓刑申请,法庭审理中律师可提交谅解书阐述相关情况请求适用缓刑,最终能否判缓刑由法院依全案事实、证据等依法判决。
取得谅解书怎么判缓刑

一、取得谅解书怎么判缓刑

取得谅解书是司法实践中可能影响量刑的一个情节,但并非取得谅解书就必然能判缓刑。

根据《刑法》规定,适用缓刑需同时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若已取得谅解书,在符合上述条件时,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司法机关提出缓刑申请。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可以将谅解书作为证据提交,阐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的情况,请求法庭考虑适用缓刑。最终是否能判缓刑,由法院综合全案事实、证据等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二、取得谅解书检察院是否会不起诉案件

取得谅解书后检察院不一定不起诉案件。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表示谅解的文书,可作为从轻处罚情节考量。

根据《刑事诉讼法》,检察院不起诉分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若犯罪嫌疑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法定情形,不论有无谅解书,检察院应不起诉。

在酌定不起诉中,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取得谅解书会增加不起诉可能性,检察院可综合全案决定是否起诉。

若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即便有谅解书,检察院也不会因谅解书就不起诉,而是会依据证据情况决定。所以,谅解书是重要因素但非决定不起诉的唯一条件。

三、取得谅解书检察院仍判实刑怎么办

首先要明确,检察院没有判刑权,判刑是法院的职权。若取得谅解书后法院仍判实刑,可从以下方面应对:上诉:依据《刑事诉讼法》,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一审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上诉。在上诉期内(判决为10日,裁定为5日),可通过原审法院或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说明谅解书等从轻情节未被充分考量。申请再审:若上诉未改变结果,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可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申诉需有新证据等法定情形,才可能启动再审程序。

在探讨取得谅解书怎么判缓刑时,我们知道取得谅解书只是众多考量因素之一。即便有了谅解书,法院仍会综合全案情况,如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等来判定是否适用缓刑。比如犯罪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再结合谅解书,被判缓刑的可能性就较大。但如果犯罪性质恶劣,即便有谅解书,也不一定能缓刑。若你对取得谅解书后具体的缓刑判定标准、流程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取准确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剖析,助你明晰其中关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