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不成立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不成立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请求权,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便享有抗辩权,从而导致权利人无法胜诉。
而合同不成立是指当事人未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未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确认合同不成立属于形成权的行使,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对于合同不成立的确认,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只要有证据证明合同不具备成立要件,当事人随时可向法院主张合同不成立。
二、合同不成立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不成立主要有以下构成要件:
1.缺少订约主体: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若没有两方以上的订约当事人,合同自然不成立。
2.未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主要条款是确定合同权利义务的关键内容,如标的、数量等。若当事人对主要条款未协商一致,合同无法成立。比如买卖货物合同中未确定货物数量。
3.订立程序存在瑕疵:对于要式合同,若未履行特定的形式,如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且经双方签字盖章,而未完成该程序,合同不成立;对于要物合同,交付标的物是合同成立要件,未交付则合同不成立。
三、合同不成立追究缔约过失责任吗
合同不成立,在符合条件时可追究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致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依据法律,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若合同不成立是因一方存在上述违背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使对方有理由相信合同会成立而遭受损失,受损方就可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其赔偿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合同不成立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一般来说,合同不成立的诉讼时效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合同不成立的情况下,如果涉及到因该合同不成立而产生的财产返还、赔偿损失等纠纷,明确诉讼时效很关键。比如,在一些交易中因合同不成立引发的款项往来问题,如何依据诉讼时效来保障自身权益就尤为重要。要是您对合同不成立的诉讼时效相关问题,像时效的起算点、中断事由等还有疑问,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