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啥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20 · 1876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规定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算,“知道或应当知道”如明确被诊断出因医疗行为致新伤害。自权利受损之日起超二十年,法院一般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实践中,诉讼时效中止、中断会使时效计算变化,如患者主张权利会导致时效中断,重新计算。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啥

一、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啥

根据《民法典》规定,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知道或应当知道”指患者或其家属知悉自身身体受损害事实和加害人。比如,在医疗过程中明确被诊断出因医疗行为导致新的伤害,此时就开始起算时效。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实践中,若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时效计算会相应变化。如在时效期间内,患者向医疗机构主张过权利,会导致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医疗损害赔偿协议书中的内容包括哪些

医疗损害赔偿协议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双方当事人信息:明确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其家属)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

2.医疗事件概况:简要描述医疗损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本情况。

3.责任认定:明确医疗机构对医疗损害承担的责任程度。

4.赔偿项目与金额:详细列出赔偿的具体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并确定赔偿的总金额。

5.支付方式与时间:约定赔偿款的支付方式(如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及支付时间节点。

6.违约责任:规定双方若不履行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7.争议解决方式:可选择协商、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

8.协议生效条款:明确协议生效的条件和时间。

9.保密条款:双方应对协议内容及医疗事件相关信息保密。

三、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啥

根据《民法典》规定,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比如患者出院后经检查发现因之前医疗行为导致身体异常,从确诊时起算诉讼时效。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可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形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发生医疗损害后,患者应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时效内主张自身权益。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时效的计算会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些隐匿性医疗损害中,患者发现损害的时间可能较晚,时效的起算点就会相应变化。若你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还有其他疑问,像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准确判断时效起算点,或者在时效内未及时起诉会有怎样的补救措施等,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资深法律专家将为你详细解读。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赔偿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赔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