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步骤是啥

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步骤是啥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19 · 1131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步骤:一是封存病历,医患双方在场注明日期时间并签字盖章,防医院篡改;二是收集实物证据,如药品、医疗器械等,确保完整性并注明相关信息;三是保存挂号单等材料证明就医及费用;四是获取现场目击证人证言;五是保存原始完整的视听资料,如就医时的录音录像。
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步骤是啥

一、医疗事故起诉固定证据步骤是啥

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步骤如下:

1.封存病历:病历是关键证据。患者或其家属应及时要求封存主观和客观病历,封存时医患双方需在场,注明封存日期和时间,双方签字或盖章,以防医院篡改。

2.收集实物证据:如药品、医疗器械等,它们可能是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封存时要确保物品的完整性,注明名称、数量等信息。

3.保存相关材料:收集挂号单、缴费凭证、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就医事实和费用支出。

4.证人证言:若有现场目击证人,及时获取其证言,记录证人身份、联系方式及所见情况。

5.视听资料:若就医时有录音、录像,可作为证据保存。要保证视听资料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二、医疗事故起诉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医疗事故纠纷作为民事纠纷,适用该三年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比如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一段时间后发现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身体受损,从发现该损害及确定责任医院时起算三年。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所以,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应及时收集证据,在诉讼时效内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医疗事故起诉侵权的流程是怎样

医疗事故起诉侵权一般按以下流程进行:

1.收集证据:收集与医疗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检验报告、费用清单等,以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及损害后果。

2.选择管辖法院:一般为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3.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事实与理由(阐述医疗事故经过及认为对方侵权的依据)。

4.立案: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提交给法院立案庭,缴纳诉讼费用,法院受理后会出具受理通知书。

5.审理前准备:法院会送达传票通知双方开庭时间等,组织双方交换证据。

6.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双方陈述观点和理由。

7.判决: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在了解医疗事故起诉时固定证据的步骤后,我们来进一步探讨。比如,除了及时封存病历等关键资料,对于医疗过程中的影像资料、检验报告等也要妥善保存。因为这些都可能成为证明医院存在过错的有力证据。另外,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记录,无论是书面的还是电子的,也都至关重要。它们可能会揭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倘若你正面临医疗事故相关问题,对固定证据的具体操作仍有疑问,或者在整个维权过程中需要更专业的指导,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有效的帮助,让你在维护自身权益的道路上更加顺畅。

网站地图
更多

医疗事故责任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责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