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怎么撤诉
肇事逃逸属于刑事犯罪或治安违法,是否撤诉不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仅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一旦作出通常不能随意撤销。若当事人之间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可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但这不影响对逃逸行为的处罚。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受害人没有撤诉权。不过,若逃逸者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其谅解,在量刑时法院会酌情从轻处罚。总之,肇事逃逸案件无法像民事案件那样由当事人随意撤诉。
二、肇事逃逸怎么收场处罚
肇事逃逸的处罚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未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若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民事赔偿责任,逃逸者需承担全部责任,要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若导致死亡)等各项损失。
一旦发生事故,切勿逃逸,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及时报警,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从轻处罚,妥善处理后续赔偿等事宜,避免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三、肇事逃逸怎么保释
肇事逃逸后若要申请取保候审,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按法定程序进行。首先,要符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
申请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向办案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并说明申请理由。办案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若批准,会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人需符合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等条件。交纳保证金的,数额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需注意,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后续仍要随传随到,配合司法机关处理案件。
当探讨肇事逃逸怎么撤诉时,要知道这并非简单之事。一旦发生肇事逃逸,这属于违法行为,通常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即便受害人可能因各种原因想撤诉,比如双方私下达成和解等,但法律程序已启动,并非受害人单方面能决定撤诉。公安机关会依据事故情况、责任认定等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果事故情节较轻,双方达成赔偿协议等,在一定条件下,公安机关可能会从轻处理。但如果情节严重,即便有相关协商,也不能随意撤诉。若你对肇事逃逸后的撤诉流程、法律后果等仍有疑问,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