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吗
单位可以成为行贿罪的犯罪主体。
单位行贿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认定单位行贿罪时,要注意区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如果是单位决策机构或负责人决定实施行贿行为,以单位名义进行,利益归单位所有,则构成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处罚,一般采取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需注意,单位行贿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具体认定标准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二、单位可以成立非法行医罪主体吗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该罪主体。
非法行医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共卫生。从立法本意看,是针对个人非法行医行为的惩处。单位行为一般通过单位决策程序实施,与个人非法行医行为性质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单位若实施类似非法行医行为,通常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自然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而非认定单位构成非法行医罪。
三、单位可以成立贷款诈骗吗
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单位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要考察单位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骗取贷款等。如果单位确实存在上述行为,达到追诉标准的,将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诉标准一般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单位诈骗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
当我们探讨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行贿罪的犯罪主体时,要明确单位行贿罪有着严格的认定标准和法律后果。单位行贿不仅会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单位被认定构成行贿罪,将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一系列处罚,相关负责人也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您对单位行贿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难点,或者单位行贿后的补救措施等问题还存有疑问,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剖析,为您解答,助您明晰法律风险,避免潜在法律纠纷。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