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诉讼期间怎样立遗嘱
在离婚诉讼期间,立遗嘱是可行的民事法律行为。立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遗嘱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形式符合法律要求,遗嘱即为有效。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下订立,并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离婚诉讼期间所立遗嘱就是有效的。
二、离婚诉讼期间的收入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婚姻关系尚未解除,这段时间内的收入通常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离婚诉讼期间,婚姻关系依然存在,双方仍处于婚姻状态下的财产取得情况,仍符合夫妻共同财产的特征。
不过,如果双方在离婚诉讼期间,通过书面协议等方式明确约定各自收入归个人所有,那么按照约定执行,该期间的收入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需注意的是,具体情况要依据实际证据和双方约定等来综合判定。若对财产归属有争议,可在诉讼中由法院根据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三、离婚诉讼期间一方不同意咋办
离婚诉讼中,即便一方不同意离婚,法院仍可审理并判决。首先,法院会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则制作调解书,婚姻关系解除;若调解不成,进入审理阶段。法院会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判决,如存在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情形,可认定感情破裂,判决离婚。一般第一次起诉,若对方坚决不同意,法院可能判决不准离婚。但原告可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再次起诉,此时通常会判决离婚。建议收集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分居证明、家暴报警记录等,以便在诉讼中争取有利判决。需注意,法律注重保护婚姻关系稳定,同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整个离婚诉讼程序严格依法律规定进行。
在离婚诉讼期间立遗嘱,是不少人会面临的重要法律问题。首先要明确,立遗嘱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立遗嘱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比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那么,在离婚诉讼期间所立遗嘱,其效力如何认定呢?以及怎样确保遗嘱能顺利执行呢?若你对这些问题还有疑问,不妨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消除你的顾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