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抵押担保 > 保证合同中的保证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保证合同中的保证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10 · 1526人看过
导读:保证合同中保证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一般保证责任下,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先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经强制执行仍不能实现债权,才可要求保证人承担,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责任中,债务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无先诉抗辩权。合同应明确约定保证责任方式,未约定或不明按一般保证责任处理。
保证合同中的保证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一、保证合同中的保证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保证合同中的保证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般保证责任,指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即债权人需先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经强制执行仍不能实现债权后,才可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责任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责任,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连带保证责任无先诉抗辩权,债权人可直接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在保证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保证责任的方式,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一般保证责任处理。

二、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是怎样的情况

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这属于一种特殊的保证方式。

当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需按照合同约定,以自己的行为代替主债务人履行债务。

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依约应向买方交付特定货物,但卖方违约不履行。若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那么保证人就要向买方交付该特定货物。

代为履行的关键在于,保证人履行的内容与主债务人原本应履行的内容一致,以确保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不过,保证人代为履行后,有权向主债务人进行追偿,要求主债务人偿还其代为履行所支出的费用等。

需注意,这种代为履行的约定必须明确、具体,否则可能产生争议。一旦出现纠纷,法院会依据合同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判定保证人是否应承担代为履行的责任。

三、保证合同中担任保证人有什么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成为保证合同中的保证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保证人需达到法定年龄,心智健全,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即保证人有足够的财产或经济实力,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能够代为偿还。

3.不违反法律规定。保证人的行为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保证合同可能无效。

4.意思表示真实。保证人提供保证是基于真实意愿,而非受欺诈胁迫等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

5.不具有禁止担任保证人的情形。例如,机关法人(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一般不得为保证人。

需注意,具体情况需结合案件事实及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在保证合同中,保证责任的承担至关重要。当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需按约定承担保证责任。若未约定保证方式,一般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责任。比如在一些借贷合同中,若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连带责任保证人就需直接承担还款义务。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主债务人追偿。若你对保证责任的承担范围、追偿流程等还有疑问,或者在实际保证合同履行中遇到问题,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具体情况为你详细解答,帮你明晰保证责任承担的相关法律要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