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驾车逃逸的时效性是多久
驾车逃逸涉及追究时效和追诉时效。
追究时效方面,若只是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
追诉时效上,依据《刑法》,若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驾车逃逸的法律判刑标准是什么
驾车逃逸的判刑标准需视具体情形而定。若未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比如肇事后将伤者弃之不顾致其死亡,就可能适用此重刑。此外,若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等八种情形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都将依据上述标准量刑。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证据和情节,由法院综合判定。
三、驾车逃逸的话会面临什么处罚
驾车逃逸的处罚视具体情形而定。若未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逃逸还会导致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并且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同时,逃逸者的驾驶证会被吊销,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总之,驾车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会面临刑事、行政和民事多方面的不利后果。
当探讨驾车逃逸的时效性是多久时,要知道这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规定。一般来说,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刑事追诉时效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如果在驾车逃逸后一段时间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或者对相关时效规定心存疑虑,担心错过维护自身权益的时机。那么,别再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具体情况为你详细解读时效相关问题,帮你明晰权益与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