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税务类纠纷 > 偷税漏税 > 转移或隐匿财产是偷税行为吗

转移或隐匿财产是偷税行为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5 · 1955人看过
导读:转移或隐匿财产不一定是偷税行为,可能构成逃避追缴欠税。偷税指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而纳税人欠税时转移或隐匿财产,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达一万元以上,属逃避追缴欠税,是独立税收违法行为。单纯转移、隐匿财产未在纳税申报环节造假少缴税款,一般不认定为偷税,逃避欠税追缴则按逃避追缴欠税处理。
转移或隐匿财产是偷税行为吗

一、转移或隐匿财产偷税行为吗

转移或隐匿财产不一定是偷税行为,但可能构成逃避追缴欠税。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偷税是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而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属于逃避追缴欠税,这是一种独立的税收违法行为

如果只是单纯转移、隐匿财产,没有在纳税申报等环节造假少缴税款,一般不认定为偷税;若以此逃避欠税追缴,则按逃避追缴欠税处理。

二、转移隐匿财产与偷税行为如何界定

转移隐匿财产与偷税行为有明显区别。

转移隐匿财产,通常指纳税人通过各种手段,如将财产转移至他人名下、隐匿于特定场所等,以逃避对其财产的执行,比如在面临债务纠纷或即将被强制执行财产时的行为。

偷税行为则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关键在于目的不同,转移隐匿财产主要是逃避财产执行,而偷税是逃避纳税义务。两者法律后果及适用法律也不同,前者违反民事诉讼等相关法律,后者违反税收征管法等税法规定,会面临不同处罚

三、转移隐匿财产和偷税行为咋区分

转移隐匿财产与偷税行为有明显区别。

转移隐匿财产通常是指在民事或经济纠纷等情况下,当事人故意将自己的财产转移、藏匿,以逃避履行债务、法院执行等。这一般是在正常的财产流转或债务关系范畴内,违反的是民事或执行程序相关规定。

而偷税行为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它主要违反的是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目的是逃避缴纳税款。

两者关键区别在于行为指向不同,一个侧重于逃避债务等,一个侧重于逃避纳税义务。

当探讨转移或隐匿财产是否是偷税行为时,我们要清楚这二者虽有联系但并非等同。转移隐匿财产不一定就直接构成偷税行为,它可能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比如《民法典》中关于财产处置的规定。然而,如果转移隐匿财产是为了逃避纳税义务,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或不缴税款,那就可能构成偷税。若因转移隐匿财产导致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影响税款征收,税务机关有权采取相应措施。你对转移隐匿财产与偷税行为的关系还有疑问吗?若想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细节,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偷税漏税最新文章

遇到偷税漏税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税务类纠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