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犯罪未遂法律后果是什么

犯罪未遂法律后果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10.05 · 1986人看过
导读:犯罪未遂指犯罪分子已着手实行犯罪,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其法律后果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量刑会综合多因素决定从轻或减轻幅度,仍要承担刑事责任。某些特定犯罪如危险犯,即便未遂也可能按既遂定罪处罚,适用相应罪名及法定刑幅度,结合未遂情节从轻或减轻。
犯罪未遂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犯罪未遂法律后果是什么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其法律后果如下: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未遂状态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从轻或减轻的幅度。犯罪未遂仍然要承担刑事责任。即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但因其实施了犯罪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一定侵害或威胁,所以需接受法律制裁。某些特定犯罪,即便未遂也可能按照既遂来定罪处罚。例如,一些危险犯,只要实施了足以造成某种严重后果的危险行为,即便未发生实际损害后果,也按既遂论处,未遂时同样适用该罪名及相应法定刑幅度,再结合未遂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与中止的法律后果有何别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法律后果区别如下:量刑: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主观恶性:未遂因意志外原因未得逞,主观恶性相对较大;中止是主动放弃或防止结果,主观恶性明显较小。社会危害性:未遂已着手实施具有一定危险性;中止避免了危害结果,社会危害性显著降低。

三、犯罪未遂与既遂的量刑标准有何不同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既遂则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量刑标准上,既遂犯按照该罪的法定刑幅度量刑。比如故意杀人既遂,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因为未遂犯的社会危害性相对既遂犯较轻。例如故意杀人未遂,在量刑时会根据具体情节,在上述故意杀人既遂的量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但最终量刑需综合全案情节,包括犯罪手段、造成后果、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探讨犯罪未遂法律后果是什么时,我们知道犯罪未遂虽未得逞,但仍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比如可能面临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幅度会综合多种因素判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未遂犯的量刑考量颇为复杂。那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有何区别?它们在法律认定和量刑上又有哪些不同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倘若你对犯罪未遂的法律后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且详细的解答,帮你拨开法律迷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