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刑事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事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0 · 5902人看过
导读:,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ArticleTitle}

刑事犯罪是指整个刑事方面的犯罪,包括了常见的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等,也包括了一些不常见的犯罪。刑事犯罪有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或许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四个要件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刑事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了解相关内容。

刑法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是对犯罪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所作的规定,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本质特征。但是刑法所规定的每一种具体犯罪行为,犯罪人在行为表现上应由哪些要素构成,尤其在主观条件和客观表现上应当具备哪些构成要件,从而体现出犯罪概念所揭示的本质特征,这就是犯罪的构成要件所要研究的问题。刑法所规定的每一种犯罪行为,其主客观表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每一种犯罪都有具体的目的、动机、手段和方法,比如杀人、放火、抢劫盗窃等犯罪,犯罪人有不同的目的和行为,同样是杀人罪,犯罪手段也不一样。犯罪构成要件就是从各种不同犯罪行为的主客观表现中抽象出共同的规律,研究犯罪在主客观方面所具有的法定条件,解决构成犯罪的规格和标准问题。因而犯罪构成要件无论对立法还是司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四个方面,具体有主体、客体、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正是因为这个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不同,才能让我们准确区分出刑事犯罪中的具体罪名。要是大家还想继续了解具体罪名构成要件的内容的话,请到律图进行咨询。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90次阅读
  • 累犯构成条件是:主观方面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主体方面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已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2024-09-07 1458次阅读
  • 2024.02.28 3308次阅读
  • 323次阅读
  • (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5年之内。(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必须年满十八周岁。犯前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即使犯后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也不能构成累犯。
    2024-09-12 975次阅读
  • 2024.03.01 1730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累犯构成要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构成一般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构成特别累犯。
    2024-10-01 1130次阅读
  • 2024.08.10 11705次阅读
  • 44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