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公司债务 > 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法律效力的分析

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法律效力的分析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6.18 · 10899人看过
导读:我国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一般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是不合法的,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法律效力的分析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很受企业的欢迎,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那么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法律效力如何呢?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企业与企业借贷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

关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效力问题,我国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都一般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是不合法的,这主要是源于我国目前的两项规定。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在这一部门规章中,对企业间的借贷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我国贷款通则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因为金融是一国经济的命脉,国家出于维护企业间正常经营,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的需要,所以要对金融行为进行严格管制,以防企业间不规范借贷,破坏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给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

第二、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司法解释也否定了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效力。其《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不仅对企业间的借贷进行了禁止,而且对企业间变相借贷的行为也进行了禁止。变相借贷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多见,最典型的一种便是联营的形式,一些企业为了规避借贷的法律风险,往往采取与其他企业联营的形式,向另一企业投资,但不参与直接经营,只是根据所签订的《联营合同》中的约定不论联营企业经营盈亏,均在一定期限收回投资,并且分得一定的利润。或者约定按一定的固定时间分得一定的利润。这些形式,由于其具有不论盈亏均能收回本金及利息的形式,并且这种利息一般都超过法定保护的利息范围,所以具有了变相借贷的本质,根据上述《贷款通则》第61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相应规定,这种变相借贷的行为也要被法律所否定。依据无效合同的处理方式,一般要恢复到合同履行前的状态。

综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由此可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是不合法的。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债权债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公司债务相关

  • 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通常较低,数千元即可,而公司注册资本则从十万元起,甚至可达数十万、上百万。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有限,人数少,无需设账簿;公司则涵盖广泛业务,需依法记账报税。税务上,个体工商户采用定额纳税,超限额部分需另缴税并开发票;公司则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计算税金,可能需开具各类发票。
    2024-09-18 1318次阅读
  • 2024.07.06 9048次阅读
  • 个体工商户与公司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财务制度、纳税方式和发票开具等方面。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要求较低,经营范围受限,无需复杂财务审计,采用定期定额纳税,仅可开具普通商业发票。而公司注册资金需求高,经营范围广泛,需建立完备财务制度,按月计税,并可开具多种类型发票。
    2024-09-18 1479次阅读
  • 2024.07.18 7896次阅读
  • 针对房地产争议,通常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妥善解决:首先,友好协商;其次,申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再次,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最后,若争议复杂,可诉诸法院,通过法律程序来明确权益,保障公平。
    2024-09-12 1422次阅读
  • 2024.06.15 7222次阅读
  • 若企业未按规定与员工签署合同,需按员工薪酬标准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如持续未签超过一年,则从员工入司之日起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此时企业终止合同需支付补偿。若企业不遵守,员工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9-13 1479次阅读
  • 2024.07.02 6972次阅读
  • 小型企业贷款担保流程如下:企业提交贷款担保请求后,主管部门会考察评估企业各方面状况,初步判断是否提供担保。随后,与贷款银行深入沟通,了解银行贷款意愿、额度和期限。协商后,签订贷款担保和反担保协议,完成相关资产抵押和法律手续。最后,银行核查后发放贷款,担保方收取适当担保费用。
    2024-09-05 1128次阅读
  • 2024.06.27 4902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公司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