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保护 > 什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什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8.16 · 1427人看过
导读:存在一些侵犯知识产权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未经商标权人许可生产销售相关商品,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下或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等传播作品,情节较轻如复制发行数量少;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情节轻微如制造少量专利产品。虽不构成犯罪,但仍要承担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
什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一、什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以下属于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

1.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生产、销售他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但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下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下的。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情节较轻的,如复制发行作品数量较少等。

3.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情节轻微的,例如制造少量专利产品等。

这些情形通常是侵权行为,但由于情节较轻、数额较小等原因,不构成犯罪,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

二、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有哪些情形

侵犯知识产权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有多种。例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像一些偶尔的、轻微的商标侵权行为,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

还有,在专利侵权中,若只是存在一些技术特征的边缘争议,难以认定构成实质侵权的,不构成犯罪。对于著作权侵权,若只是少量引用他人作品且目的并非商业盈利,未对著作权人造成实质性损害的,也不构成犯罪。另外,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及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积极赔偿权利人损失,依法可能不被认定为犯罪。总之,是否构成犯罪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不能仅依据存在侵权行为就认定构成犯罪。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主要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一般认定标准如下:首先,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其次,主观上通常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仍为之。再者,达到一定的情节严重程度。比如,在侵犯著作权罪中,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等,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即构成犯罪。不同罪名具体标准有别,需依据具体法律规定及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在知识产权领域,明确哪些情形属于侵犯知识产权却不构成犯罪十分关键。像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生产、销售他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下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下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且情节较轻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情节轻微的等情况。虽然这些不构成犯罪,但民事赔偿等法律责任仍不可免。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知识产权方面的困惑呢?若还想深入了解比如侵权赔偿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何避免陷入此类侵权风险等问题,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尽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知识产权保护最新文章

遇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