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诈骗罪认定数额是多少

诈骗罪认定数额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22 · 2023人看过
导读: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是“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各省级司法机关可依本地区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备案。达到相应标准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诈骗罪认定数额是多少

一、诈骗罪认定数额是多少

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各省级司法机关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法、最高检备案。 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构成诈骗罪,依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认定金额为多少以上不追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存在追诉时效的限制,而非单纯以认定金额划分是否追究。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只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无论诈骗金额多少,都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存在某一固定金额以上就绝对不追究的情况。需注意,不同地区可能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具体量刑时对金额有不同考量,但这与是否追究并非同一概念。

三、诈骗罪认定后担保有效吗

这需分情况看。若担保行为发生在诈骗行为之前,且担保人无过错,担保通常有效。根据相关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若担保行为是在诈骗行为实施过程中或之后,且担保人知晓诈骗情况仍提供担保,可能构成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担保合同会被认定无效,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总之,要综合考量担保行为与诈骗行为的时间关系、担保人是否知情等因素来判断担保是否有效。

在探讨诈骗罪认定数额是多少这个问题时,需要明确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可能构成诈骗罪。比如有些地方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了解了诈骗罪认定数额后,你是否想进一步知晓不同数额对应的量刑幅度呢?或者对于诈骗罪的其他构成要件存在疑问?若有困惑,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