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单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吗

单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7 · 1891人看过
导读:挪用公款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多种从事公务人员。它是个人犯罪,强调个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集体决定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一般不构成此罪,但若个人擅自决定以单位名义供其他单位使用并谋取个人利益,则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单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吗

一、单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吗

单位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是个人犯罪,强调个人利用职务便利实施挪用行为。若单位集体决定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一般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但如果是个人擅自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则可能构成此罪。

二、单位能构成职务侵占

单位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自然人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单位实施类似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犯罪,比如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职务侵占行为,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可能构成单位犯罪中的其他罪名,如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等,要依据具体行为特征和法律规定来认定。所以,单纯说单位构成职务侵占是不准确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单位能构成诈骗罪吗

单位能构成诈骗罪。

根据法律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较大的,构成单位诈骗罪。单位犯罪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二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

在司法实践中,要认定单位构成诈骗罪,需严格审查证据。比如证明犯罪行为是由单位决策实施的相关文件、会议记录等。对于单位构成诈骗罪的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诈骗罪的个人犯罪规定处罚。

需注意,单位构成诈骗罪有严格认定标准,具体案件要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判断。

当探讨单位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时,除了明确单位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能构成该罪主体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单位构成挪用公款罪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挪用行为是由单位决策机构决定,且目的是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若对单位构成挪用公款罪主体的具体情形、认定标准或相关法律后果等存在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帮您清晰把握其中的法律规定,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