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哪些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哪些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2 · 1166人看过
导读:刑法中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称故意犯罪,如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所有人等当场使用暴力等强行抢财,主观明知会侵犯他人权利并积极追求;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骗取财物;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财物。这些犯罪主观故意是构成必要条件,过失不构成。
哪些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一、哪些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只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刑法中较为常见,称故意犯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他人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结果,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

诈骗罪同样如此,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故意实施欺骗手段以骗取财物。

还有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故意窃取他人财物。总之,这些犯罪的主观故意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过失不构成此类犯罪。

二、哪些犯罪行为属于不得假释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而上述列举的暴力性犯罪,因其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时,也不得假释。

比如,甲因抢劫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这种情况下甲就不符合假释条件,不能被假释。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确保对严重犯罪和再犯者进行更严格的刑罚执行管理。

三、哪些犯罪行为会判刑

犯罪行为是否判刑及判何种刑罚,需依据具体罪名及情节判定。常见的会判刑的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一旦定罪,刑罚极重;抢劫罪,以暴力等手段劫取财物,侵害人身及财产权益,会被判刑;盗窃罪,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等,会面临刑事处罚;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也会被判刑。此外,诸如贪污罪、受贿罪等职务犯罪,以及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行为,都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判刑,从管制拘役到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不等,具体依个案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确定。

当我们探讨哪些犯罪行为只能由故意构成时,除了正文提到的部分典型犯罪,还有一些犯罪的认定也严格要求故意。比如保险诈骗罪,行为人必须是故意虚构保险标的、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等,以骗取保险金。还有合同诈骗罪,故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这些犯罪行为中故意的认定至关重要。若你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故意认定细节、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考量因素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清晰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