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1 · 1726人看过
导读:肇事逃逸认定事故责任时,通常逃逸方负全责。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事故后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可减轻责任。逃逸行为责任加重且处罚严厉,构成犯罪追究刑责,吊销驾照且终生禁驾;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一、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肇事逃逸认定事故责任时,一般逃逸方负全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比如对方存在闯红灯逆行等严重违法行为,影响事故发生,那么逃逸方可能不会承担全部责任。逃逸行为不仅加重了逃逸方责任,还会面临更严厉处罚。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即便不构成犯罪,也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二、肇事逃逸如何确定酒驾

肇事逃逸确定酒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现场勘查,若发现驾驶员有饮酒后出现的脸红、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等表现,可作为初步线索。其次,及时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检测,若结果达到酒驾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则可认定酒驾。再者,抽取血样进行血液酒精含量鉴定,这是更为准确的判定依据。若血液酒精含量符合酒驾标准,就能确定酒驾事实。此外,调查驾驶员饮酒时间、地点、饮酒量等情况,结合交通事故发生时间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事故发生时与饮酒时间间隔较短且驾驶员有饮酒迹象,也有助于确定酒驾与肇事逃逸的关联。

三、肇事逃逸如何改判处罚

肇事逃逸的处罚一般根据具体情形判定。若想改变处罚,关键在于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比如自首,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立功表现,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等,也能从轻或减轻。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法院量刑时也会酌情从轻考量。但如果逃逸行为本身情节恶劣,如致人重伤、死亡后逃逸等,改变处罚难度较大。要注意,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判决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若有改变处罚的诉求,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通过合法途径争取有利判决,而非寻求不当干预。

在探讨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一般来说,肇事逃逸者往往会被认定承担较重的责任。但实际情况中,具体责任划分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事故发生时双方的行驶路线、是否有违规行为等。如果逃逸行为导致现场被破坏,无法准确还原事故过程,逃逸方责任会进一步加重。若你对肇事逃逸后事故责任认定仍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细节,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帮你明晰其中的法律规定与责任界定。

网站地图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