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股权 > 代持股权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代持股权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28 · 1141人看过
导读:代持股权在特定情况可能构成侵占罪。一是代持人未经同意擅自转让、处分代持股权并获不当利益,数额较大;二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欺诈获取后非法处置,损害委托人利益。构成侵占罪需达数额标准,有非法占有故意与行为。司法实践中判断复杂,存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代持股权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一、代持股权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占罪

一般来说,代持股权在以下情况下可能构成侵占罪:

1.代持人未经委托人同意,擅自将代持股权进行转让、处分等行为,且获取了不当利益,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可能构成侵占罪。

2.代持人故意隐瞒代持股权的真实情况,或者以欺诈手段获取代持股权后进行非法处置,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也可能涉嫌侵占罪。

需要注意的是,构成侵占罪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且需有明确的非法占有故意和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代持股权是否构成侵占罪的判断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果对此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二、代持股权何种情形下会构成职务侵占

代持股权时,若实际控制人利用职务便利,将代持股权对应的财产据为己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比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代持协议让他人代持股权,却在未经代持人同意或违背公司规定的情况下,私自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处置,获取转让款等财产利益归自己所有,就可能涉嫌职务侵占。这里强调利用职务便利,通常是指利用其在公司中担任的职务所赋予的对公司财产的管理、支配等权力。若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等,就会被认定构成此罪。需注意,具体认定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和证据来综合判断。

三、代持股权在哪些行为上会触犯挪用资金

代持股权时,若代持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可能触犯挪用资金罪。比如,代持人未经公司同意,将代持股权对应的资金挪用于自己投资或偿还个人债务,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亦或是进行非法活动,都可能构成此罪。

需注意,挪用资金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故意及资金用途。实践中,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代持人有明确的还款计划且未给公司造成实质损失,情况相对不同。一旦被认定触犯挪用资金罪,代持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还可能被责令退赔挪用的资金。

在探讨代持股权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构成侵占罪时,我们详细阐述了未经同意擅自转让处分、欺诈获取后非法处置等情形。但实际上,除了文中所讲,若代持人利用代持股权进行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给自身或关联方,损害委托人权益,也可能被认定构成侵占罪。而且对于侵占罪数额标准各地司法实践也存在差异。你是否在代持股权相关问题上有疑惑呢?如果对代持股权构成侵占罪的具体认定、证据收集或者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等还有不解,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您精准解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