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迟延履行期间的违约金如何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违约金的计算,需依据具体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若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金计算方式,如按日、月或固定比例计算,依约执行即可。例如约定每日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就以该比例乘以迟延履行天数及标的额来计算。
若合同无约定,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主张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额,该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及可得利益损失。实际损失较易确定,如因对方迟延履行导致的额外费用支出;可得利益损失需合理估算,比如因迟延交付错过的交易机会损失。若一方认为约定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调整,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以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衡量。
二、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迟延履行利息分一般债务利息与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标准为:以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为基数,自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至被执行人履行完毕之日止;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以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为基数,按日万分之一点七五的标准计算。计算公式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三、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方式有哪些
迟延履行利息计算方式如下: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
迟延履行期间开始日:
1.执行依据有明确规定履行期间的,从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2.执行依据未明确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例如,生效判决确定债务人应还本金100万,未规定一般债务利息,迟延履行了50天,那么加倍部分债务利息=100万×0.000175×50=8750元。
迟延履行期间违约金的计算,需依据具体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当面对复杂的违约金计算问题时,很多人会感到迷茫。比如,如果一方在迟延履行后,又以各种理由主张违约金过高或过低,该如何应对?还有,在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难以准确界定的情况下,有没有更清晰的判断标准?若您对迟延履行期间违约金的计算仍有疑问,比如对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调整程序,或者如何更精准地确定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问题存有困惑,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