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案不批准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以下是帮信案不批准逮捕的常见情形:
1.犯罪嫌疑人系初犯,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的。
2.犯罪嫌疑人系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较小,且能够积极配合调查,有悔罪表现的。
3.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违法所得的主要使用者的。
5.犯罪嫌疑人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
6.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
这些情形综合考量,有助于司法机关判断是否有逮捕的必要,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二、帮信案批准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帮信案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批准逮捕需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比如存在帮助网络犯罪的相关行为痕迹、电子数据等。其次,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再者,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例如,犯罪嫌疑人可能会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可能再次实施犯罪等。实践中,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案件具体情况,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帮助行为的具体方式和危害后果等,来判断是否符合批准逮捕条件。若一旦被批准逮捕,后续面临刑事处罚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及应对措施。
三、帮信案不予批准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帮信案不予批准逮捕通常有以下情形:
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比如虽有帮助行为,但作用极小,未对司法秩序等造成实质影响。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即超过法律规定的对该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国家发布特赦令对相关犯罪人免除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如侮辱、诽谤等部分犯罪,被害人不告诉则不处理。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主体不存在,无法继续刑事诉讼。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此外,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也可能不予批准逮捕。
帮信案不批准逮捕存在多种常见情形,这些情形对于司法机关准确判断是否有逮捕必要意义重大,能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若犯罪嫌疑人虽符合不批准逮捕情形,但之后案件侦查过程中有新证据出现,情况又会怎样呢?或者,犯罪嫌疑人符合某些从轻情节,在后续量刑时又会有怎样更具体的考量?如果您对帮信案不批准逮捕相关情况,或者类似案件后续处理等还有疑问,不要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