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

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21 · 1362人看过
导读:借款合同约定利率超法律规定上限部分无效,即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此外,若借款合同存在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等六种情形,整个合同无效,利率约定也无效,这些情形包括以非法方式取得资金转贷、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向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等。
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

一、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

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法律规定上限部分无效。根据相关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此外,若借款合同存在以下情形,整个合同无效,利率约定自然也无效: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

二、借款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是怎么样的

借款合同中,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多样。若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还款,应支付逾期利息。若贷款人未按约定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需赔偿损失

常见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即借款人仍需归还借款本息;采取补救措施,如及时更正还款账号错误等;赔偿损失,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要赔偿;支付违约金,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支付,不过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此外,若有担保担保人可能要按约定承担担保责任

三、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具有法律效力

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

若为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应按约定支付利息。若超过该标准,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可拒付,已支付的超付利息可要求出借人返还或抵扣本金。

若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通常按相关监管规定和机构自身规则执行,只要在合规范围内约定的利率即为有效。

所以,借款合同约定利率不超法定上限时有效,超上限则部分无效。

当我们探讨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无效时,要知道,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利率上限等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比如,如果借款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可撤销的情形,那么基于此约定的利率也可能无效。还有,如果借款行为本身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像用于非法活动等,合同及其中约定的利率也可能被判定无效。你是否对借款合同利率有效性方面存在疑问呢?若对于借款合同利率无效的具体认定、相关法律后果及处理办法等仍有不解,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个人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个人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