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发布虚假信息如何处罚

发布虚假信息如何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1 · 1908人看过
导读:发布虚假信息在不同领域处罚不同。民事上,构成欺诈时受欺诈方可撤销行为,欺诈方担责;行政上,市场虚假广告、编造传播扰乱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会被责令整改、拘留罚款;刑事上,编造传播特定虚假信息且后果严重需担刑责。解决措施包括:个人增强法律意识、及时举报;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害的认识。
发布虚假信息如何处罚

一、发布虚假信息如何处罚

发布虚假信息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处罚。民事上,构成欺诈时受欺诈方有权撤销行为,欺诈方需担赔偿等责任;行政上,市场虚假广告会被责令停发、消除影响并罚款,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罚款;刑事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或编造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且造成严重后果,都要担刑责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个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不发布虚假信息,遇到虚假信息及时举报。

2.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发布虚假信息行为快速查处。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危害的认识。

二、发布虚假信息致他人受损要担何法律责任

发布虚假信息致他人受损,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多种情况。

民事方面,依据《民法典》,这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若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权受害人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方面,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等扰乱公共秩序,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方面,若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造成他人重大损失,可能触犯多个罪名。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三、发布虚假信息造成损失该如何担责

发布虚假信息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需分情况而定。

若为民事领域,发布者构成侵权。依据《民法典》,被侵权人可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损失赔偿一般以实际损失为限,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比如商家发布虚假产品信息致消费者受损,消费者可要求退款、赔偿购买商品费用及其他相关损失。

在行政方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等,可处拘留、罚款等处罚。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警情信息。

刑事上,若发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或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触犯刑法。如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可处拘役、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当探讨发布虚假信息如何处罚时,除了已知的处罚情况,还有一些相关要点需关注。比如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他人名誉受损时,可能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需对受害人进行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给予相应经济赔偿。若虚假信息涉及商业领域,可能扰乱市场秩序,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要是虚假信息引发公共恐慌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罪名。若你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具体处罚细节、责任认定等仍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